[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简介] 由 [招商人@ZSR(www.cnzsr.com)]小编精心整理分享,供您参阅(仅限学习研究交流等参考使用)!希望能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有益帮助!本文所属栏目 [内蒙古]-[招商载体],内容来源于 [鄂伦春自治旗人民政府网],作者 [不详],转载请记得注明!
鄂伦春自治旗成立于1951年,1952年改设自治旗,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旗。全旗总面积59880平方公里(含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管辖的加格达奇、松岭两区面积),是呼伦贝尔市面积最大的旗市。辖10个乡镇,82个行政村、33个社区。境内驻有内蒙古森林工业集团所属的6个森工公司、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大兴安岭垦区及所属的4个国营农场、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农工商联合公司。全旗总人口23.53万人(不含加格达奇、松岭两区),居住着汉、蒙古、鄂伦春等25个民族,少数民族人口3.03万人(其中鄂伦春族3047人),占总人口的12.9%。“鄂伦春”系鄂伦春语,意为“山岭上的人”。鄂伦春民族是国家重点扶持的28个30万人口以下较少民族之一。自治旗是“鲜卑民族发祥地”“狩猎之乡”,素有“北国碧玉”“绿色净土”之美誉,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、优质粮生产基地、绿色农业示范区和自治区粮食安全生产先进旗,2022年被评为国家级大豆制种大县,成为216个国家级育制种基地之一。同时,自治旗是旅游重点旗、革命老区。2021年1月,鄂伦春自治旗被国家民委命名为“第八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”。
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5.09亿元,同比增长5.8%;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11.34亿元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7.57亿元,同比增长4.8%;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30100元和12779元,同比增长8.2%和11.1%。
【自然资源】
土地资源
本旗土地面积54657.8平方公里。在总土地面积中,有林地面积4389万亩,疏林地、灌木林地,未成林造林地、苗圃地为1228万亩;耕地面积为206万亩(未含加松地区);草地面积1890万亩;水域面积为9.8万亩;宜农林牧荒山1210万亩;其他利用地(包括村屯、道路、堤坝、矿山等)为176万亩。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、松岭区占用17967.82平方公里。
水资源
本旗境内主要河流有甘河、诺敏河、欧肯河、多布库尔河、古里河、那都里河、均属嫩江右岸水系。流域面积超过5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27条,湖泊1个,总流域面积5万多平方公里。年平均降水深为450~500毫米,年总降水量约40亿立方米,其中转化为地表水、地下水合计资源量为110亿立方米,约占年降水总量的25%。地表水、地下水贮量人均占有3万多立方米。但由于地处山区,丘陵较多,地下水开发难度较大。诺敏河支流较多,水网发育,干流自毕拉河口均处于山谷之中,河谷深窄,平均水深200毫米,植被茂密,坡陡流急。水能资源虽不集中,但分布广泛,有两处适宜兴建以水能为主的梯级水库。此地北靠托扎敏乡,南邻诺敏镇,东侧有宜里镇,是本旗现在和未来农牧业发展的重点之一。
矿产资源
截至2021年末,全旗已发现矿产25种(含亚矿种),其数量占呼伦贝尔市已发现矿产种类的30.48%。已查明或初步查明具规模的矿产地有23处,其中中型规模矿床7处,小型16处。
能源矿产有煤炭和油页岩,其中煤炭分布在自治旗东南部大杨树含煤盆地,矿产地有大杨树矿区和大杨树矿区达尔滨煤矿2处,为小型规模;油页岩1处,位于乌鲁布铁镇东部春延河地区,矿区工作程度较低,为小型规模。
金属矿产主要有铁、铜、铅、锌、钼、银、铟、镓、镉等,已探明矿产地7处,其中中型规模6处,小型1处,主要矿区有吉源铁矿、新福村北铁锌矿、上坑锅铅锌矿、八岔沟西铅锌矿、兴阿铜钼矿、宜里农场铜钼矿、甘东七运矿区锌铅银矿等矿区。在呼伦贝尔市排名前三位的矿产有铁、铜、钼、铅、锌,截至2021年底,保有铁矿石量1855.4万吨、铜金属量11.05万吨、铅金属量13.58万吨、锌金属量110.09万吨、钼金属量18.2万吨,为自治旗优势矿产。
非金属矿产种类齐全,主要有沸石、萤石、硅石、水泥用石灰岩、珍珠岩、膨润土、建筑用砂石、砖瓦用粘土等,主要矿产地有大杨树东山沸石矿、哈达罕萤石矿、宜里硅石矿、吉峰东沟水泥用石灰岩矿、甘奎鹿场膨润土矿、大杨树烈士墓膨润土矿、红星村膨润土矿、大杨树镇远东建材膨润土矿、银阿珍珠岩矿等,其中地质勘查程度较高、储量规模较大的矿区有吉峰东沟水泥用石灰岩矿,其他矿区均为小型规模。
水汽类矿产地有阿里河镇北和神泉山天然矿泉水2处,以低矿化度、含有偏硅酸、锶、锂、锌、硒等多种有利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为特点,资源优势明显。
砂石土建材类矿产资源丰富,主要分布于阿里河镇、大杨树镇周边和主要交通沿线。
其他以铅锌、锌、银、金、铁、萤石为主的矿点、矿化点和化探异常有100处,种类齐全,且矿化异常明显,具有一定经济价值。
森林资源
地方林地面积84988.4496;有林地面积48677.3182万亩,占林地面积的57.28%;疏林地面积49.7557公顷,占林地面积的0.06%;灌木林地面积6500.1868公顷,占林地面积的7.65%;未成林造林地面积4.8453公顷,占林地面积的0.01%;苗圃地面积4.1455公顷,占林地面积的0.01%;无林地面积29103.2629公顷,占林地面积的35.01%。地方林地森林覆盖率为56.93%。
森林资源分布主要分布在驻旗森工企业施业区范围内,而旗本身施业区面积相对数量较小。按林种分布状况是,落叶松分布在北部、西部、东部;白桦、柞树多分部在西南部,其次是北部;山杨、柳树及灌木丛、榛柴等主要分布在东南部、南部。
草场资源
全旗天然草原面积为1419.69万亩(946460公顷),其中:可利用草原面积为1242.26万亩(828173.33公顷)。草原以低地草甸类为主。草种分78科,324属,680种。其中:饲用草328种,占草种的48.23%。草质居中量大,总产草量200万吨。主要饲用草种有小叶樟、大针茅、野豌豆、杂花苜蓿、漂筏苔草等。按大小牲畜折单位计算,总载畜量可达130万只。但牲畜量和草场空间分布不均衡,农村、城镇近郊、林缘草场载畜量大,远距草场、林间草场载畜量小。
野生动物资源
我旗在动物地理区划中,属古北界的东北区大兴安岭亚区。该区在大兴安岭腹地,地处西伯利亚亚寒带针叶带的边缘。森林茂密,河流湖泊纵横交错,人烟稀少,大自然天造地设,自治旗境内拥有独具特色的景观,“达尔滨湖天然花园”,群山环绕、层峦叠樟、鸟飞鱼跃、百花争艳,保护着北方原始森林、原始生态的风貌;“四方山天池”,水色碧绿幽深,礁石峭壁高耸,登山极目远望,群山低首朝拜,又有诺敏自然保护区,基本保持了该地区较完整的自然环境,给野生动物资源提供了良好的栖息、繁殖、生存条件。特别是禁猎、禁伐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,使这里的野生动物资源更加十分丰富,种类和数量也比较多。
由于该地区夏季短而温暖,冬季长而寒冷,常年温度较低。故有一大部分鸟类秋去春来,定期迁徙,属夏候鸟,如:雁形目、鹤形目鸟类等;而在留鸟中多属于隼形目、鸡形目、雀形目鸟类。各种兽类为了抗御严寒,适应生存,都有一身丰厚的毛皮,如著名的细毛裘皮元皮、香皮、灰皮、紫貂皮等。在兽类中,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生态类型,即北极型和林栖型。属北极型的代表种有:驼鹿、貂熊、白鼬、雪兔、狼等;属林栖型的代表种有:紫貂、马鹿、狍、猞猁、豹猫、野猪、灰鼠、狐、水獭等。
据有关资料的不完全统计,分布在鄂伦春自治旗的野生动物约150多种(不包括两栖、爬行、水生动物等)。其中各种兽类有40多种,隶属于6目15科,占呼伦贝尔市的50%强,以啮齿目种类最多,其次是食肉目;鸟类约192多种,隶属于16目39科,占呼伦贝尔市的35%左右,有35种是国家重点保护鸟类,其中国家I级保护鸟类有白鹳、黑鹳、金雕、黑嘴松鸡和丹顶鹤5种。受到国家保护的一、二级动物有10种。其中国家I级保护动物有紫貂和貂熊2种,除此之外,还有许多有较高经济价值、生态价值、科研价值的动物种类。
我旗境内各河流、湖泡等水域生长各种鱼类近50种,隶属6个目、13个科。以鲤科鱼类为主,有31种,占鱼类总数的62%,本旗经济鱼类10余种。
【政府网站】http://www.elc.gov.cn/